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仿巴米扬大佛

认识蔡明田先生,是我廿多岁的时候,参加了古晋佛教居士林的青年团,当时古晋居士林是坐落在古晋青山道福建公会大厦的二楼上。 为什么我称呼他为蔡先生呢?因为在3月24日晚他临走前的前2天下午,当时我还在参加禅修营禅修,突然心中浮起了一个意念:“蔡先生,走了。”那时候,蔡林长已经身体很衰弱。 这或许是天语,或是护法给我们的一个叮咛,指蔡先生要向我们道别吗? 不怕说,我跟蔡先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感情。 这是一篇追思一代佛教大德的简单追思文。也因为是林钰堂博士,他是蔡林长的一位长居美国的好友,在他看到蔡林长在佛教新村建立的一座33公尺高的仿巴米扬大佛后,发出感叹—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佛教行者,一个捍卫佛教的现代维摩诘大居士。 提倡居士佛教一向是蔡先生的终极目标,从26岁到他87岁的圆寂,终其一生为佛教、为众生贡献他的力量。他虽是个生意人,却曾发出豪言壮志:“我的生意做到哪里,就把佛教带到哪里“—这是居士总会的现任副总秘书长陈兆荣告诉我的。 或许这是他向观世音菩萨许下的大愿,因为我知道他一生的行持是依据普门品和金刚经。 普门品中观音菩萨是依何类众生就化现什么身来渡化之,蔡先生就是观音菩萨依居士身来渡化一方的众生。 我虽在年轻时已认识蔡先生,却是在离开媒体后才跟他一齐为佛教工作,我常自我吹嘘为佛教工作者,这似乎是一个新的名词,但却符合了蔡先生的一生大愿情谊: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牛马。 若不是有如此大愿,任何人也干不了如此宏大的佛教事业,能把单纯的一个佛教居士林开辟成一座60亩地的佛教文化新村。当我跟蔡先生四处去各地游历江湖的时候,常抱席畅谈,听他讲述如何建起古晋居士林及如何发展佛教新村,在在地地的每一寸心思都为佛教佛法牺牲自己的时间,奉献自己的生命,并凝听他为佛教的理想侃侃而谈,一副舍我其谁的神采。 从古晋居士林的设立的青年团、幼儿园、周日班、童军团,及中文弘法团、英文弘法团、密宗弘法团、少年团等,我有幸参与其中,尝过其中的挑战和苦乐,明白蔡先生一路中对佛教的坚持,以及在他晚岁10年成立了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把居士佛教的理念推广到国际舞台,推动了4次国际居士佛教论坛、一次马来西亚佛教论坛,跟世界佛教界接轨,并与各宗教交流,著书有十余本,并进一步计划在佛教新村筹划乐龄中心,三乘修行院,公寓等等,建立一个佛教的文化社区,这又是创古人之未有,可惜壮志未酬,撒手西归,实为一大憾事! 他出家的女儿阿婷师父告诉我,她爸爸临终前她就在她爸爸身边,当她要去服侍他的时候,一转身蔡林长就走了,走得很潇洒,就如他生前干脆利落的性格–她骄傲地说。 回忆起他身体的日渐衰弱,自他在两年前摔了一跤后已经力不从心,每每看他孱弱的坐在居士林的素餐厅里,一杯喝不完的咖啡,他的大鹏之志,有待来生矣!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而一代佛门彗星,永不陨落,佛法也不会消灭,如巴米扬大佛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愿蔡先生莲登九品,乘愿再来…… 而我们仍负上背囊,整装出发。                              后记:蔡先生月前24日往生,今天让我们缅怀他一生对佛教的贡献,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将在2026年3月13日举办“蔡明田居士佛教思想论坛”,广邀世界各地学者出席,这是大家所期待的。  
18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