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雷倩

台湾知名学者兼时政评论人雷倩拥有多重身分,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在政论节目上犀利发言,一语道破盲点,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国际局势的演变。她的职涯轨迹横跨学术、媒体、金融、政治四大领域,而每一次跨界都适逢局势变动,迫使她不断重整思维,应对接踵而来的挑战。她直言,“每一个转折点都不是我特别选的,可是在那个时间点上,(却)是最重要的。” 报道:本刊 林德成 摄影:本报 陈世伟 在美国宾大深造期间,雷倩专注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有一次,她曾参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一项计划,研究17个国家的贫穷议题,这段经历令她有很深刻的体悟。 “这17个国家里面,有一半以上的孩子会在5岁之前死亡,因为公共卫生环境、医疗环境太差。”这些国家的生活条件极差,道路毁坏、水源短缺,更遑论基础教育,当地居民也普遍缺乏基本卫生知识。她举例,他们得教导妈妈,河水舀起来后,必须先静置沉淀,再煮沸,才能给孩子饮用。 “贫穷是非常悲惨。”她强调。“我有一个好朋友跟我说,孩子去尼泊尔,觉得当地孩子很贫穷,可是很快乐。我说,‘你别讲这种话,贫穷是悲惨的,不是快乐的。’” 然而,走出象牙塔后,她自觉学术报告多为事后分析,没有办法介入现实。“你是事后去研究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何去解决、思考或评判。如果你在事前,事情发生的当下,你想要有所改变的话,事后(研究)是来不及。” 不做事后检讨,而是当场介入 1987年,雷倩毕业后加入美国ABC广播电视公司工作,从学术走入媒体业。不过没多久,她就见证了美国广播电视市场的巨大变革,因有线电视迅速崛起,终结了传统三大电视网的黄金时代。 “以前原本没有竞争对手,只有3家公司,那就是ABC、CBS和NBC。我去(ABC)的时候,已经开始有CNN了,有线电视开始有一百多频道。” 入职时,她的身分是一位研究编辑,负责为广告内容把关。接着,凭着卓越的研究能力和执行力,她一路晋升,成为新闻黄金时段节目的重要策划人。 过去,有些人会去研究电视内容对亚裔和非裔的刻板印象,可是当论文刊出后已是猴年马月了,失去了改变的时效性。“在我管理(电视节目)黄金时段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亚裔的演员,他的角色是有问题的,我可以直接提出来,要求去找亚裔学者来评论。接着,我们依据学者的评论去修改那个角色。” “这样你不需要在事后去解决问题,而是当下可以改变方向,这很重要。” 想播什么节目?观众说了算 何谓黄金时段?雷倩说,每个星期一至五,晚上8时至11时被称为黄金时段,总共有15个小时,这也是电视公司最贵的播出时段。至于周末两天也各有2个小时的黄金时段。 在黄金时段的节目表里面,包含娱乐节目和一小时的剧情片(供25岁至55岁观众)。她补充,电视公司在制作节目时,会精准地锁定特定年龄层的观众。 每年,ABC广播电视会从黄金时段淘汰一两个节目,再替换新节目,好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过去只要播映一个节目,就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会观看。现在有这么多家的时候,你要有新的方法论,新的方式去理解观众的品味。” 对此,电视台会进行“Cable Testing”。他们会在全美锁定20座城市,每座城市找500户人家,形成1万个样本。接着,再以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e)的形式来分析结果。 每天晚上,他们会邀请“测试者”观看一个新节目。播放完毕后,工作人员会拨打500至1500通电话收集观众反馈。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投资,我们拍每一部样片就要100万美金,每一年制作30部样片的成本是3000万美金,最后我们只会挑选5个上播,所以你要有更精准的观众品味。” 她直言,这5个作品可不是随便挑选,而是依据数据筛选出来的。倘若观看数据良好,她会想要知道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人物特质?故事非常精彩?“你必须更靠近消费者,他们要什么?不是今天我要给你什么。” 好故事是留住读者的关键元素 雷倩回忆起以前电视节目制作人常自诩有“黄金直觉”,声称能够判断观众的口味。然而,步入90年代,局势已经截然不同。观众拥有诸多选择,不再被动地接受内容,而自主地挑选想要在哪一个频道逗留,收看谁制作的节目。 “现在大媒体也是如此,要明白观众想要什么,否则内容太多了,在海量的内容里面,人家为什么要看你?为什么要点阅?”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她认为纸媒要确认自身的定位,因为那是一份报纸的“USP”(独特卖点)。然后,每一份报纸一定有一个核心使命,确认使命后,接下来就是人才,记者必须具备写好故事的能力。面对重大事件时,读者是希望看到不同视角的报道和分析,内容要有深度、广度和连接度。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媒体,它有一个桥梁的工作。”媒体要跟思考问题的读者对话,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资讯、足够的思考要点,让他们去自行判断。 她说,媒体基本上有三种角色:第一、监察,如实呈现现实世界;第二、相关性,整合资讯和厘清事情的发展脉络;第三、娱乐,报道内容要有吸引力,让读者有兴趣阅读下去。 “台湾有一段时间很可怕,每天的新闻都是车祸。你今天看了一整天,今天看到的车祸和昨天看到的车祸事件有什么差别?世界发生了这么多事(没报道)。” 讲得越深才能吸引观众 “大媒体的(报道)分量是来自你的第二篇、第三篇内容。”雷倩说,第一篇是针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报道,第二篇是着重分析事件的背景和成因,第三篇则进一步探讨事件与其他东西的关联。而恰恰是第二和第三篇内容才能够体现媒体的专业和价值。 这个形式同样可以运用在政论节目中,雷倩在中天新闻台《国际直球对决》担任来宾时,主持人林嘉源或其他嘉宾会先讲第一个故事,概述整个新闻事件。她的角色就是负责讲第二和第三个故事,抽丝剥茧,分析事件的因果。“这些是哪里学来的?是从ABC新闻学来的。” 她指出,平日没有重大新闻,所有媒体都在陈述第一个故事,彼此没有区别。但一旦出现重大议题,《国际直球对决》的节目就有吸睛点,因为节目的第二和第三个故事说得比别人好,从而让观众逗留频道的时间也变长。 打造知识体系先从“硬学科”入手 身为时政评论人,雷倩需持续大量阅读与消化各类资讯,那么她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她答,最好从一门“硬学科”入手,例如社会学、经济学等。这些学科有一套清晰的理论架构和发展脉络,能够奠定知识体系的基础。“学好一门硬学科之后,它就会成为你的知识树的一个核心,然后你再旁征博引。学完经济学,再去学市场、国际贸易、金融等等。” 此外,她鼓励大家多阅读书籍,尤其英文书籍,因为这些书籍有很严谨的写作结构,如第一章是简介,接下来依序展开各个章节,最后是结论。这样的写作结构有助于锻炼思考逻辑和脉络。 雷倩本身很爱阅读,喜欢探索陌生的领域。在新加坡工作的时候,因公务繁忙,需要经常出差。每当到机场就会买书阅读,且不拘题材和领域。有一次,她在希思罗机场(Heathrow)就买了一本数学书籍《拓扑学》,“我连数学都不会,就去买了这本英文书。为什么买?因为我知道我不会啊。” “可是,现在孩子的问题是,在AI(平台)问得太简单,机器帮你整理好了。事实上,你如果没有自己的体系,你不太知道资讯是否正确。” 同场加映 在采访的尾声,雷倩想起了一件往事。 在1990年代初期,所罗门兄弟公司因卷入金融丑闻而陷入财务危机。作为股东之一的巴菲特(亦是ABC的股东)临危接手,协助整顿公司,并亲自面试新任的首席执行员。 “每个人(应征者)都被安排半小时,我们就问他,你的标准是什么?”除了要有智慧、诚信,第三个条件则让雷倩出乎意料,那就是团队精神。 由于所罗门兄弟公司陷入破产,如果想要迅速站起来,需要一位能够团结人心的领袖,跟他生死与共一起去奋斗。这件事令她印象很深刻,“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他(巴菲特)怎样去想和看待事情。”   雷倩简介: 1958年生于台北,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之后远赴美国费城宾大安那柏格传播学院攻读硕博学位。曾任美国ABC广播电视总公司副总裁,成为美国媒体界位阶最高的华人之一。1997年转任新加坡“霸菱亚太通讯媒体基金”董事合伙人。2000年返回台湾,担任太平洋联网科技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长。2004年加入国民党,2005至2008年担任立法委员。现为“信心希望联盟”党主席与台湾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主任委员。
4天前
2月前
(诗巫3日讯)为庆祝常青集团创立50周年,“感恩五十·再创未来”系列活动之“我命由我不由天:21世纪亚洲与全球南方的选择”讲座,昨晚在卫理毕理学院卫国礼堂开讲,并邀请台湾知名学者、时事评论员雷倩博士主讲,深入剖析亚洲与全球南方在当代国际秩序中的角色与选择。 雷倩开场即以“从迁徙记忆出发,南来华人的历史坐标”为引,勾勒从殖民体制下的历史结构到今日亚洲自主意识崛起的过程。她说,1600年开始, 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世界上创建了许多由他们的贸易公司,跟强大的海权联合起来的体系,更是塑造殖民体系的支柱。今日的G7大国都还是我们很熟悉的历史结构,G7大国除了加拿大当时没有殖民以外,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未入列,当时的那些海权国家就是现在G7大国还在的历史结构。 亚洲长久遭强权宰制 她指出,亚洲长久以来受限于“他者叙事”,缺乏真正主导命运的话语权与制度架构。亚洲人在历史长河中屡遭强权宰制,命运常非由己,尤其自鸦片战争以来,一连串不平等条约改写了整个东亚格局,也深刻影响了华人迁徙南洋的背景。而它们跟跨越数个世纪往南洋的华人的历史,也是紧密相连的。 她称,从华工到华商、华侨再到今天的华裔领袖,这是一个几代人努力的结果。而诗巫在这间中是个非常特别的经历。在砂拉越的华人的移民的历史跟其他的地方完全由西方人主导的历史是不一样的。是第一代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选择了一个新地方建立新的家园。 “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有多少人的命运是没有办法自己主导的,而今天他们却成为了一个虽然不是他们原先所想像,但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华人网络。这个华人的网络在21世纪的时候,会有个特别的影响,并且到今天,如果你看从中国大陆出去的移民的话,那个往北向的移民潮,还是我们在旧的南北结构里面,至今没有逃脱的。” 另外,雷倩分享三个阶段,一是殖民时期的历史结构到万隆会议的未竟之功,二是21世纪三大转折:西方剧本与亚洲选项,以及三是新眼光:科技实力、金融体系、文化诠释。 亚洲与南方迎来新机会 她强调,亚洲不应再照抄西方剧本,而应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选项。今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兰普把全世界打得大乱,2025年4月2日之后的世界,跟4月2日之前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他给了我们才是正真的新机会,亚洲国家与全球南方迎来前所未有的重构机会。 她语重心长地说,若没有话语权,我们的命运依旧是由他人决定。在谈及未来发展时,她强调在个人与国家之间,企业扮演关键角色。企业不仅是经济成长的引擎,更是公平与福祉的分配者。无论是马来西亚还是砂拉越,唯有培育强大企业,才能支撑社会整体发展。 她引用“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强调当地若能做好自身建设,形成一个公平友善的社会圈,自会吸引他人愿意参与。若亚洲要提出属于自己的选项,就不能复制西方的霸权、殖民与帝国思维,否则“亚洲”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无实质意涵。 讲座尾声,雷倩祝福常青集团“基业长青,鲲鹏万里”,并勉励星洲日报取得话语权,并以崭新视角开启更多对话,让“亚洲的选项”真正成为世界瞩目的典范。 共有400余人出席“我命由我不由天:21世纪亚洲与全球南方的选择”讲座,当中包括常青集团高层领导、诗巫区国会议员林财耀、砂拉越武吉阿瑟区议员钱进一、诗巫乡村议会署理主席黄振渊、诗巫省华团会长刘仁祥、砂拉越张氏公会会长张延广、讲演会成员、留台同学会成员、中学师生,以及雷倩的铁粉等等。
2月前
(诗巫30日讯)雷倩是少数在台湾两岸关系上有高人气的时事评论员之一,在西瓜视频上拥有大量粉丝。她过硬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政商经验,造就了她宏大的国际视角,以及犀利的洞察力,且口若悬河,有理有据,让人“有听倩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之感。 近年来掀起的“全球南方”以及“亚洲升起”热潮,是不可不知的世界焦点。如今的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已经成为维护国际和平、带动世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身处马来西亚的我们,应怎么看待正在崛起的全球南方和亚洲,且看雷倩来到诗巫如何解读。 无论是上节目或应邀主讲,雷倩都会准备详尽的图表和经过深入分析的统计数据,言之有物,彷佛在给观众上一堂研究所的课程。她不仅提供客观的数据,还会融入国际视野,让观众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各种议题。因此,雷倩在台湾媒体界以其专业和深度分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这场在诗巫举行,由雷倩主讲“我命由我不由天:21世亚洲与全球南方的选择”更是难得一见,不容错失。 雷倩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攻读并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台湾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主任委员。从政前,她在美国从事媒体经理人多年。37岁时成为美国广播公司(ABC)最年轻的副总裁。1997年出任新加坡霸菱亚太通讯媒体基金会董事合伙人,重返亚洲。2000年返台,2001年正式宣布代表新党参选台北县立委,踏上政坛。她著有《带剑江湖:太平洋联网CEO雷倩的生涯路》等著作。 不成为西方剧本的战争之海 去年6月,雷倩在海峡妇女论坛上说,今天,上升中的亚洲,不应该是殖民国家或者是殖民主义的“乐土”。无论是台海,还是东海与南海,都不应该、不可以成为西方剧本里的“战争之海”。 她认为,我们有幸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新机遇。身处在美国主导的地缘政治与经济,以及中国跟全球南方正在兴起,这两大不同秩序碰撞的此时此刻,在到达彼岸之前可能会有一段动荡或是紧张的风浪,但她相信在未来,光明和平互惠共荣的前景必定会实现。 常青集团为配合50周年而主办,由星洲日报协办的“我命由我不由天:21世亚洲与全球南方的选择”将于5月2日(星期五)晚上7时,于毕理学院卫国礼堂举行。免费开放予公众入场,请已索票的读者朋准时到场。        
2月前
3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