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儿童

3天前
6天前
世人对美国文化的印象,大多来自于好莱坞样板式的描绘。猜猜看:美国公众图书馆和麦当劳相比,哪个数量更多?答案可能会让人跌破眼镜——美国拥有超过1万6000间公众图书馆(还不包括三千多所大学内的学术图书馆),而麦当劳仅有约1万3000间。 这数据让我大为惊讶,因为美国人喜爱麦当劳的程度举世皆知。 虽然图书馆数目多寡并不一定代表着阅读风气,但它体现了美国社会对公共知识空间的重视,也反映出图书馆捍卫着其开国精神——言论自由,“人人享有平等的学习与资讯权利”的理念。无论年龄、性别、种族或经济背景,每个人都能免费使用图书馆资源。这也成为全球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典范。 加州拥有超过1100间公众图书馆,遍布城市与乡村。这些图书馆不只是借书的地方,更是多元文化的交会点、技术创新的催化场,也是社区居民心灵的栖息地。加州图书馆如同其多元种族特性、创新性以及面向社区需求的服务,让它也为其他州的图书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例。 我自俄亥俄州大毕业后,就定居于加州矽谷二十几年。为了从小培养两个小孩阅读习惯,逛图书馆一直是我们一家的固定休闲活动。以下我带大家逛逛3间各有特色的图书馆: ❶ Santa Clara Northside Branch Library 我居住的圣塔克拉市(Santa Clara)是矽谷中心的城市之一。这里聚集了许多知名高科技与半导体公司,如Nvidia、AMD、Intel、Applied Materials、Samsung Semiconductor等。这所从我家步行20分钟便可抵达的Northside分馆,成了我们家的“生活据点”——天气好时,我们几乎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 这也是少数非常“现代”的图书馆,2014年才正式启用。当年虽然硬体建筑已完工,却因市府资金调度僵局一度难产。幸而包括我在内的社区居民积极请愿,甚至登上全国新闻,才最终促成耗资两千万美金(约8500万令吉)的现代图书馆顺利开馆。 专门给小孩的阅读空间,色彩丰富,明亮舒适。 馆舍现代简洁,全馆都以再生能源和环保建材为主,占地大约1万5000方呎,设有50台电脑与逾300组桌椅和沙发。另外还有一个很漂亮的户外庭园,让大家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可以带着书本或坐或躺,享受阳光的温暖拥抱…… 图书馆也定期举办多元活动,如“西班牙语说故事”、“房东和租户的基本权益”、“青少年生物科技讲习班”等。也因为矽谷亚裔人口众多,在农历新年和屠妖节期间,还会有居民表演和社区庆典。 因为这只是一所社区图书馆,藏书不算丰富。但是当季的主流杂志和畅销书,这里都有。馆藏以儿童读物、青少年小说漫画、学生参考书以及技术应用书为主。馆内基本设施完善:打印机、饮水机、Wi-Fi、独立会议室,还有甚至比我家还干净的厕所(笑)!平常工作天,总会看到某些固定在这办公的上班族。 因为住得近,这里也见证了我两个小孩的成长过程。我想在21世纪,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以前狭义的黄金屋,而是人类纸质文明最后的堡垒。在金灿阳光缓缓流动的下午,我和妻心无旁骛地一字一句陪同孩子阅读,那些都是美好珍贵如琥珀的记忆…… ❷ Sunnyvale Public Library 桑尼维尔市(Sunnyvale)紧邻圣塔克拉市,英文名意为阳光之谷。大概是因为矽谷属地中海气候,全年阳光充足。二十世纪初期这里是一个以果树和葡萄园为主的农业城镇,现在则是全球顶尖科技公司聚集地:LinkedIn、Google Cloud、Amazon、Intuitive Surgical、Synopsys等。因此,15万人口多为科技移民,其中亚裔人口约占一半。 这所市立图书馆于1975年成立,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而且停车位很多。邻近市政大楼,周围环境清幽,许多百年以上的高耸松杉和其他茂密的枫树让人一下子就能从节奏紧张的都市生活抽离,放松心情。这图书馆虽外观老旧,但这也体现了美国自独立以来,群众普遍上追求的并非奢华无用的硬体,而是自由自在的舒服和放松。加州几乎所有公众场所包括图书馆,一定都会有轮椅走道或升降梯,非常照顾残障人士。图书馆内宽敞明亮,有一角都是大片的落地玻璃窗。午后,温暖的阳光安静地洒进来,无差别地拥抱每一个专注阅读的人…… 馆内正中央还特别设立了中文书籍专柜!虽然书目参差不齐,却也显示了现今中文的不可忽视性。另外,这里也规划了几个专门给小朋友和青少年的区域,还有一角专为保留给漫画(英文现在都称Graphic Novels而不是以前大家俗称的Comics)。多年前风靡全亚洲的火影忍者和海贼王英文版在这里都还找得到。我大儿子今年8岁,也开始喜欢看一些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漫画,但我每次都要和他约定说他必须阅读同量的文字书籍。 这所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一流,工作人员非常尽责而且极有耐心。他们甚至还设立了专门服务小孩的咨询处!我儿子人生中第一次办的借书证就在这里,全程完全由他和管理员(一位叫Thomas的年轻白人帅哥)交涉。当然,最后还是必须要有监护人签名和使用我的电邮。开心之际,他当天就借了十几本书!我也是因此才知道,加州所有图书馆每次都能借多达100本书,期限为3周。书本到期后,如果无人预订,系统会自动帮你延期多至3次。通过Thomas,我也认知到原来在加州,任何拥有合法证件的人都能在任何一所图书馆借书,无论你是当地居民与否。 我后来到访再找了Thomas了解这所图书馆的运作。市立图书馆主要的资金来源九成以上还是要依靠市政府。州和联邦政府间中会不定时资助,尤其有特别项目时。目前馆内约有60名工作人员,多为兼职,而他们全都算是市政府员工。Thomas也说,美国的图书馆多有另外独立的义工组织,称作“图书馆之友”。以这所为例,共有多达30位固定义工,由热爱图书馆的社区成员组成。他们主要负责通过筹款、宣传和志愿服务来支持和扩展图书馆的资源和活动。 我很好奇图书馆如何选择书目,Thomas解释道每所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馆藏发展政策。 他说这所图书馆主要关注当世主流作品,尤其那些得奖或在Goodreads网站深获好评的书籍。另外,有些本地作家,他们也会特别关注或甚至设专区和活动来推广。 他最后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点:通常图书馆都不会收自费出版的书。我问了原因,他微笑含糊带过。大致意思应该就是为了避免过于冷门的作家和担心书籍水准会参差不齐。但我想他没有明说的最主要原因应该就是,图书馆本身并没有足够资源来对每一本收藏的书籍把关和评估。我后来仔细看了一下那些中文书目,也算是对他没有明说的理由心里有数(笑)。 我最后问Thomas,在这里工作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感是什么?他说,能够提供一个safe space(安全空间),让大家可以自由阅读和接收资讯。重点是在这个空间里,人人平等,无关肤色语言信仰……“Even the homeless, they won’t get left out”(就算是无家可归的人,也不会被排除在外)。 ❸ Palo Alto Rinconada Library 帕洛奥图(Palo Alto),名字源自西班牙语,意为“高高的树”。这城市随处都能见到浓密茂盛的树木,绿叶层层叠叠,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大隐隐于市”。斯坦福大学就位于这城市,而且它也见证了矽谷的发迹:早期的科技创新公司(如惠普公司)诞生于此。 这所图书馆就位于Rinconada公园旁,被一大片茂密的林木所包围。它建于1958年,由著名建筑师Edward Durell Stone设计,融合了现代主义风格,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它在2014年进行了全面翻新,增设了现代化设施和阅读空间,同时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 这所图书馆的数码资源极其完善,我登记了之后才惊觉,竟然能够免费阅读《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其他大报与杂志,还有无数免费的电子书!我不禁在想,现代人阅读的资源比我们先辈多出数以千倍,然而全世界阅读率一直在下降,原因到底出在哪? 当日恰逢展出结合社媒和AI时代的书写与书法。科技与传统的并陈令人动容!在矽谷节奏急速,科技日新月异的市内图书馆里看到古朴的中文书法,非常超现实。我还惊喜地找到比别所图书馆多将近十倍的诗集和文学名著,如辛波丝卡(当下就有3本!)。 和一位在馆内工作了30年的老奶奶聊了一下,才知道这里能透过Link+系统跨州跨馆调书、免费运来,连绝版书也可能借到!老奶奶笑说:“虽然可能要等几周,但我们会帮你找来!”这样的系统,对爱书人而言,真是无价的礼物。如果有读者想要找一些绝版的英文书,让我知道,来验证这个系统是否真的那么神奇。 科技让图书馆更有效率! 这3所图书馆都已导入RFID射频识别技术,让借书、还书流程几近全自动。甚至连我8岁的儿子都能独自完成所有步骤。科技让图书馆更有效率、更包容,也更无障碍。 图书馆从来不只是存放书籍的空间,更是一个城市灵魂的居所。在快节奏、高科技的矽谷,图书馆提供一个慢下来、坐下来、静下来的理由。也许我们没时间借99本书,但总有一天,总该借一本书,重新走进那个文字与世界的对话。 更多文章: 【书市小耳朵】李浩杰 / 一本小说选译的出版和文学翻译的契机 【我在法国逛书店】吕美姿 / 巴黎的灵魂:书店、文学与永恒的书香 【我在韩国首尔逛书店】萧悦宁 / 首尔钟路街上书香飘扬
7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新加坡24日讯)四马路观音堂近来立告示表明16岁以下者无须求签问卜引热议,庙方发言人透露放上此通告的两原因。 有公众近日在新加坡一个脸书社群贴出照片,指观音堂近来立了告示,表示“16岁以下青少年无须求签问卜,祈求观世音菩萨赐智慧及健康最为重要。” 拥有百年历史的观音堂,向来是新加坡香火最为鼎盛之一的庙宇,庙宇多年来为此闻名海内外,前来求签和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 《新明日报》日前下午走访时,确见庙宇大殿内两旁的柜台上都立起了这则告示。 观音堂佛祖庙信托委员会发言人回复记者询问时强调,并非阻止16岁以下者求签,而是认为这一个年轻群体或许不太需要。 发言人指出,求签是向观世音菩萨寻求建议的真诚之举,乃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情。然而近年来庙宇却观察到,有部分家长允许年幼的孩子从签筒中抽出竹签,而这些年龄尚浅的幼童由于缺乏理解力,会将竹签视作玩具对待。 “这样的行为不仅不敬,且对他们也不好。”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庙宇也观察到该群体中有不少所求之签皆以学习和考试有关。 “虽然学生担心学业成功是可以理解的,但勤奋学习比试图通过求签来预测考试结果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对于16岁以下者来说,通常向观世音菩萨祈求身体健康、福气和智慧,会比求签更为合适。” 有公众目睹 幼童玩签嬉闹 有公众目睹小孩拿签筒来玩闹的情况。 记者走访时,碰上有些家长带子女来上香。带着14岁儿到观音堂的公众林女士(52岁)表示,近来是考试时期,她也习惯了这个时候带孩子到观音堂祈福。 “不过我们主要是来祈求菩萨保佑他读书考试一切顺利、求菩萨让他有智慧,不是要来求签。” 王秀英(65岁,退休)则说,之前确实有在观音堂看到有家长带看起来五六岁的孩子,而且还让孩子拿签筒来求签,但小孩子不懂事就拿签来玩。 “虽然家长有去阻止孩子玩签的行为,可是我也觉得孩子那么小真的不需要求签,好好去拜拜就可以了。” 广品法师:定中生慧 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广品法师回复记者询问时说,年轻人为课业无论是求签或是拜拜,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得到心灵上的安定。 ”所谓‘定中生慧’,当你能将心安住、定下来,就能从平静中产生智慧。” 对于青少年因课业求签问卜一事,也是韮菜芭城隍庙总务的新加坡道教总会会长陈添来表示,庙宇不会禁止他们求签问卜。“他们当中也有很多是从小就跟着父母来拜拜的,因此大都知道此举的神圣意义。” 他补充,如果看到有年纪小的信徒来拜拜或求签问卜,尤其是在没有家长陪同下自己一个人前来的,会有道士在场为他们讲解或甚至进行辅导。   “例如若是求得下签,就会跟他们说不用害怕,可视为神明的一种提醒,可能 是生活中有哪些部分可以检讨一下。” 图 b024SM09 b024SM10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乍看书名,我误以为《我爱,我不爱》会是一本讲述男欢女爱的小说。言情小说以爱情作为主题,本天经地义,一点也不为过。看完后,才发觉自己先入为主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狭隘了。 一直以来,超现实类的电影或小说,都不被纳入我观赏或阅读的范围内。想法简单的我,甚至有点排斥那些超出我想像的事物。然而《我爱,我不爱》这本亦舒小说,题材别出心裁,不但不令我排斥,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辛苦即是强求 故事讲述在儿童医院当义工的女主角,是位天才画家,与其中一位7岁的智障儿特别投缘。女主角杨本才在一场大火中,舍命救下智障儿王加乐,成了昏迷不醒的植物人,然而自己的灵魂却寄居在了王加乐小小躯壳里。女主角因此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以及身边的人。 “成年人的世界真复杂”是寄居在小小躯壳的杨本才,心中最为感慨万分的。小小智障儿听不懂,也不会说话,身边的人都喜欢跟她诉衷情,一吐为快,不祈求任何回应。因此,女主角才知道男朋友爱的只是她的钱;在儿童医院相识四年,一向谈得来,和蔼可亲的汤老师,却对智障儿父亲有非分之想。知人口面不知心,该刹那,杨本才只觉得自己的智慧,原来同一个7岁的低能儿差不多。 小说中的一句对白:“凡觉得辛苦,即是强求。”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可能从懂事开始,我也不断鞭策没什么天分的自己,达到某一小部分的目的,而倍感压力。以至于,我也赞同天才浑然人生,无需栽培一说。 被视为天才画家的女主角,一生中都在渴望中度过,盼望父母的欢心,为讨好父亲,努力学习画画,希望功课做得更好。然而在儿童心理学家眼中,杨本才却是父母造就的天才。当然,这看法不一定有正确答案,大家不过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罢了! 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王家乐非父亲王振波亲生,却被视若己出,只因为父亲曾经爱上了寄居在王家乐身上一年的女演员,就像杨本才寄居在王家乐身上,与王振波互生爱意一样。看似对智障儿爱护有加的父亲,原来爱的一直是寄居在女儿身上的另一个人。 生活在现今科幻与穿越题材,可说五花八门的时代,或许有人会嗤之以鼻,认为《我爱,我不爱》的故事情节俗不可耐。但在我年轻的时代,除倪匡的科幻小说,亦舒能在言情小说中穿插超现实题材,在我看来,还是令人佩服的。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