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10:49am 16/07/2025

失智症

失智症

守护迷失的世界 五之一:走进失智症.症状轻微常延误就诊

林柳菁
诗巫医院精神科主任钱冠中:如果双亲于65岁之前有失智症,子女也患失智症的风险就比较高。

钱冠中谈:风险在增加

生老病死,生命之规律。既然避无可避,我们唯有重视,并接受每个阶段。儿童、少年、成年、中年阶段,多数人有体力、有能力应对人与事,虽然过程中难免体力逐退、健康偶亮红灯。

ADVERTISEMENT

从中年迈入老年,我们对很多事情开始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其中一个让乐龄者无可奈何的是“失智症”。

世界卫生组织2025年3月31日的报告,2021年全世界有5700万人患上失智症,超过60%是生活在中低收入的国家。每年,大约有1000个新病例。根据2018年全国健康与病发率调查,马来西亚约有8.5%的老年人患失智症,估计2050年失智症会骤增312%。

这是惊人的数字,我们必须严正看待,因为我们的父母,甚至是我们自己都可能被失智症缠身。对此,《星洲日报》专访诗巫医院精神科主任钱冠中剖析失智症,进一步了解这个可能影响各家各户的病症 。

砂在国内提前“老化”

联合国对老年人的定义是60岁以上的群体。以60岁统计的话,2024年,马来西亚有11.6%国民年纪是60岁和以上(总人口3401万,老年人390万);到203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占15.3%。一个国家的人民若超过15%属于老年人,这个国家会被归类为老化国家。

钱冠中指出,2024年,砂拉越60岁和以上的人占12.7%,以此数字来看,砂拉越比马来西亚提早两年步入老化阶段,即2028年。诗巫方面,2024年有12.3%属老年人,略低砂拉越的12.7%,但高过马来西亚的11.6%。

他透露,虽然很多疾病有年轻化现象,包括早期失智的病例已不少,但提到失智症,年龄依然是最大的风险。普遍上,失智症盛行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5%患者是65岁以下的老年人。

轻度患者对以往的爱好或喜爱的物品逐渐缺乏兴趣,比如旅行。

这意味随著年龄增长,失痴症病发率越高。依据世界卫生组织,60至64岁失智症病发率为1.3%,65至69岁是2.2%,70至74岁3.8%,75至79岁6.5%,80至84岁11.6%,85至89岁20.1%,90岁以上41.6%。这意味90岁以上人口中,大约41.6%是失智症患者。

失智症不只一种

失智症有很多类型,最普遍是阿尔茨海默症(占59%),其次是混合型失智症(20%)、血管性失症病(8%)、额颞叶型失智症(8%)和路易氏体失智症(5%)。

钱医生说,失智症是认知功能的退步,最常见的是记忆力退步、沟通困难、推理能力受损等。失智症可分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阶段。

判断轻中重三类症状

轻度患者的症状轻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误就诊。他们经常健忘或重复买相同的物品、忘记或叫错一些东西的名称、对时间的掌握开始出现问题、对以往的爱好或喜爱的物品逐渐缺乏兴趣、需提醒他们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判断力减弱、不能够很好执行工作或家务、情绪起伏大、个性改变、害怕、抑郁、焦虑。

中度患者的生活能力继续退步,对事务的处理更困难。他们的记性障碍加重,无法辨认亲友;时空错乱,分不出季节和昼夜,日夜颠倒,出现睡眠障碍;常常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走,甚至走失;忘记或无法完成日常生活事务,需他人照顾;语言障碍,说话内容重复,缺乏逻辑;个性改变较大,困惑感增加、焦虑等;出现明显的精神行为症状,比如妄想、幻觉、躁动不安、攻击性行为等。

重度阶段的患者几乎完全依赖他人照顾,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他们的情感淡漠、哭笑无常、丧失语言能力;逐渐丧失与人互动的能力;他们可能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诱发并发症。

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并进行评估。

看一看8A评估

医生会从8A症状来为病人进行评估。8A指的是:

1. 病感失认症(Anosognosia),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不承认或认为自己有健忘和其他的缺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