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布: 6:55pm 14/07/2020

程廣中:戰疫中的“一帶一路”─風雨同舟的健康之路.逆勢上揚的發展之路

作者: 中国驻古晋总领事程广中

2020年,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發展已進入第8個年頭。自2013年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倡以來,“一帶一路”倡議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到精雕細琢的“工筆畫”,合作大家庭不斷擴大,經貿合作水平持續提高,互聯互通繼續加強,民意基礎日益牢固,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與以往不同的是,2020年在來勢洶洶的疫情中開局,冠病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給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與“一帶一路”朋友圈齊心協力,交流分享抗疫經驗、技術,融通醫療、防疫物資,攜手共築抗擊疫情的嚴密防線,一同打造健康之路、共謀發展之路。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合作在疫情中穩步推進、逆勢上揚,為各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提供了強大助力,展示了其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也彰顯了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的絲路精神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廣泛共識。

ADVERTISEMENT

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達到2.07萬億元,同比增長3.2%,高出外貿總體增速9.6個百分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1.7%。2020年1至5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4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5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4%(摺合65.3億美元,同比增長16%),佔同期總額的15.5%,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泰國、孟加拉等國。

在對外承包工程方面,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3個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1846份,新籤合同額3298.3億元人民幣,佔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的54.8%,同比增長3.9%。

“一帶一路”基建與民生項目穩步推進,為抗疫“生命線”運行提供保障。疫情期間,“一帶一路”的許多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都為抗疫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項目克服困難,抓好防疫的同時保障開工運營,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貢獻。

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在馬來西亞砂拉越承建的峇類水電站項目是砂再生能源走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砂拉越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疫情期間嚴格執行防疫、堅持安全運行,力保如期完工,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穩定的電力保障。中孟帕德瑪大橋、柬埔寨雙燃料電廠等項目穩步推進,為各國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堅強支撐。

“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不斷推進,打通抗疫物資運送的“輸血管”。疫情造成大面積斷航停航、全球經濟和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中國建立了運輸、清關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人員往來的綠色通道,大家攜手互助打通抗疫“輸血管”,保障防疫物資運輸和人員往來。

據統計,中歐班列1至5月開行數量和發貨量同比上升28%和32%,累計運送防疫物資達12524噸,成為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中老鐵路曼邁一號隧道順利貫通,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取得重要進展。中俄黑河公路大橋、同江鐵路大橋順利合龍,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肯尼亞內馬鐵路一期建成通車,雅萬高鐵進入全面施工階段,還有一大批新的互聯互通項目成功落地。

“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守望相助、民心相通,齊心協力打造全球抗疫“生力軍”。面對疫情,“一帶一路”朋友圈更加團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國抗擊疫情的行動得到“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鼎力相助。同時,中國也向122個“一帶一路”合作伙伴提供抗疫援助,向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25個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毫無保留地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通過多種途徑提供物資支持,積極開展科研合作。

在中國抗擊冠病疫情的艱難時刻,馬來西亞(砂拉越)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中國在道義上、情感上、物資上的積極支持,堅定了我們徹底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我們銘記在心。砂拉越出現疫情後,我們與當地朋友積極分享中國診療技術和防控經驗,總領館協調各方、籌集多批抗疫物資,迄今共向砂州各界捐贈口罩約80萬個,防護服1萬多套。面對病毒威脅與挑戰,中國與馬來西亞人民風雨同舟、互相扶持,為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和人民健康福祉並肩戰鬥,為抗疫國際合作樹立了良好典範。

當前,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戰勝疫情、復甦經濟是各國的共同和緊迫任務。疫情以無比清晰的方式警醒世界,人類生活在一個“地球村”。在2020年6月18日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促進互聯互通、堅持開放包容,是應對全球性危機和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這為進一步加強抗“疫”國際合作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了新動力,也為疫情陰霾中的世界提振了信心、凝聚了正能量。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原則,“一帶一路”在後疫情時代將大有可為。

作為“一帶一路”的合作伙伴,我們該如何應對疫情、共謀發展?

首先,團結應對挑戰,共同打造合作之路。

病毒沒有國界,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無論是應對疫情,還是恢復經濟,都要走團結合作之路,都應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將疫情政治化、汙名化、讓合作的陽光驅散疫情的陰霾。各夥伴國應充分利用“一帶一路”這一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分享防疫、治療、組織、管理等各方面經驗,積極推動醫療衛生、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更好維護各國人民的健康與安全。

第二,加強公共衛生合作,共同鋪設健康之路。

此次疫情為全球衛生治理體制和各國衛生管理體系敲響了警鐘,凸顯了建設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迫切需要。各夥伴國應堅定支持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抗疫合作中發揮的引領和協調作用,進一步加強抗疫國際合作。中國與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守望相助、合作抗疫,為團結抗疫樹立了典範。後疫情時代,各合作伙伴應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衛生合作,探索建立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開展聯合研究、診治與檢測合作、疫苗研發合作等,共同完善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 

第三,加強互聯互通,共同架起復蘇之路。

在開放、包容和透明的基礎上推動構建全球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將為各方帶來機遇,並在抗擊疫情、應對疫情影響、恢復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各夥伴國應在做好防控前提下,加快恢復經貿投資合作和人員往來,共同探索開通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和貨物運輸“綠色通道”,暢通各自和地區的經濟循環,推動復工復產,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促進可持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疫情衝擊,6月15日至24日,第127屆廣交會“衝上雲霄”通過網絡平臺成功舉辦,以創新方式為全球客商搭建經貿合作平臺,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思路、新機遇。中國和馬來西亞企業也在“雲端”簽約多項合作項目,成交的跨境交易額超10億美元,為兩國經濟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第四,化危為機,共同築就增長之路。

冠病疫情蔓延造成的人類災難世所罕見,世界經濟面臨複雜嚴峻形勢,國際秩序受到嚴重衝擊。習近平主席曾說,“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我們只有認識到“危中有機”,抓住此次疫情帶來的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電子商務等領域加強合作,才能“化危為機”,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比如,疫情期間,數字技術再度展現了強大力量,各國相繼推出追蹤冠病疫情的手機應用程序,極大便利了資源調配、社區治理、流動人員監測等環節。據報道,馬來西亞My 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序,自4月啟動以來,已成功追蹤到200多名感染冠病患者。

回顧歷史,駝鈴相聞、舟楫相望的絲綢之路在人類文明史上書寫了絢麗的篇章。千百年來,絲路精神薪火相傳、綿延至今。“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在全球抗疫中開展的務實合作,充分凸顯了其作為全球合作發展平臺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提振了全球合作的信心。

我堅信,“一帶一路”倡議必將繪出更美麗的畫卷,助力全球抗疫取得最終勝利,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不竭能量。我堅信,疫情不會改寫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不會中斷多極化和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更無法阻擋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人類文明終將戰勝疫情,在同舟共濟、互利共贏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讓我們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合作,風雨同舟共築抗疫防線、捍衛人民健康安全福祉;齊心協力推動疫後經濟揚帆起航、發展之路逆勢上揚!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