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鲁帆:怀念和蔼可亲的社长



2016年底,接到主任突然通知“社长想带一位会讲福州话的记者同行”。那一次,是到中国采访首届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能够随团出国,本就难得,而社长还特别点名要带会讲福州话的记者,让我既意外又忐忑。
ADVERTISEMENT
在踏上旅程,我才明白那并不是特别安排,而是因为社长体贴入微、考虑周全。他怕同行的记者听不懂福州话会闷,而他本人又习惯用最自然亲切的语言与人交流。
那一趟行程,是我第一次踏上中国大地。目的地不是高楼林立、灯火璀璨的都会,而是云南西双版纳,一片雨林气息浓郁、民族文化多姿、茶香满山的地方。但令我最深刻的,不是景色,而是与社长同行的那些瞬间。
在集贸市场里,他停下脚步与小贩聊天、细看摊位的农产,语气温和而真诚。他没有架子,没有距离,愿意走进最接地气的地方,看百姓生活。社长曾对我说“要了解一个地方,就要先了解这里的人怎么生活。”如今回想,仿佛仍能听到他以温柔又笃定的声音说着这句话。
在基诺山寨,他笑着接受当地人用滑竿“巴要”抬上山的祝福,没有任何拘束;在大益茶厂,他细心聆听制茶工艺;在民族歌舞晚会中,他与众人一同沉浸在澜沧江、湄公河文化的魅力里。他真正乐于亲身感受地方文化,而不是走走过场。他懂得用脚步走进世界,也懂得用心感受人情。
在天子脚下,星洲诗巫分社记者在采访活动上遇到社长最为频密。只要社长在现场,总能远远看到他温和的身影。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永远是“吃饱没?不要客气啊。”短短几个字,却让人瞬间卸下心防。他的语调自然得像长辈对晚辈的叮咛,没有身份的距离,也没有领导的威严,只剩下一股叫人心安的温柔。
只要社长人在家乡,不管是公司活动、社团还是学校邀请,他都会尽量抽空出席。宴会上,他的笑容从不间断。走出会场,只要有人想合照,他总是停下脚步、有求必应。他的亲和、对每一个人的真诚关怀,是许多人多年后仍念念不忘的温度。
如今他离开了,留下的不是企业版图,更重要的是一种待人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不露痕迹却深深影响身边人的做人风范,这些早已化作我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再回望那段旅程,他用一生证明真正的大人物,不是站得高,而是走得近。不是让人仰望,而是愿意弯下身与人并肩而行。而那份自然、无造作、带着善意的靠近,就是我们最敬爱、最怀念的张晓卿社长。愿他在另一个世界,依然保持那份温柔与笑容。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许鲁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