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顺:别让孝道失传



在娱乐圈中,创作歌手巫启贤不仅以才华与歌声赢得掌声,更以真挚的孝心感动人心。他出身平凡,成长在一个情感疏离的家庭,却在成名之后以行动诠释“孝顺”二字的真正意义——无论是照顾病重的父亲、探望失智的继母,还是在生活中以笑颜与陪伴取代物质的距离,他的行为让人重新体悟亲情的可贵。
ADVERTISEMENT
然而,回望当下社会,我们却不得不叹息:真正懂得孝道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出生于优渥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却渐渐缺乏感恩与体恤之心。父母倾尽心力栽培孩子,希望老来能依靠他们,却换来一句“我很忙”、“你不懂”,甚至被视为“负担”。这是一种令人忧心的现代文明病,即是当人们过度重视金钱与自由,甚至奉为信仰,孝道与感恩便被遗忘在角落。
“养儿防老”在过去是理所当然的观念,如今却成为许多长者不敢奢求的梦想。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价值观的偏移。孩子们在追求独立与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误以为“爱自己”就等于可以忽略父母;他们重视“权利”却忘了“责任”,过于强调“个人空间”却忽略了“家庭”的重要。
所谓孝道,并不是古板的道德教条,而是人性的根。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往往也更懂得尊重他人、更能承担社会责任。正如巫启贤所说,孝顺不必矫饰,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真心——在父母需要时伸出手,在他们孤单时多陪伴一点,在他们渐老时仍以温柔的笑容相待。
当今社会再富裕,也弥补不了情感的荒漠。科技让人距离变近,却让心的距离变远。我们常忙著拍照、发文,却忘了真正看一眼父母的眼神。我们花时间与手机相伴,却吝啬给父母一个电话;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点赞”,却忘了在现实中表达关怀。
或许,真正的进步,不在于财富累积,而在于人心的回归。
扪心自问,孝顺并非天生,而是选择。选择感恩、选择关怀、选择不让“爱”迟到。愿这一份古老的美德,能在现代社会重新被拾起,让“养儿防老”不再是一句叹息,而是一种温暖的传承。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陈玉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