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晋10日讯)在本地极少见的中国汉族最古老乐器“笙”,具有上千年历史悠久的中华古老乐器,获本地爱好古老乐器人视为珍藏。
据历史记载,“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亦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起源于中国的中原地区,是绝对的中华古乐器。
ADVERTISEMENT
早期对西洋乐器的发展也曾经起过积极推动作用的“笙”,虽然在中国乐团仍可以看到,但在砂拉越,甚至古晋是极少见到。

族魂之夜现身影
所以,南雁民族管弦乐团今日配合砂华人社团联合总会青年团主催,晋汉连省华总青年团在古晋中华小学第三校主办的“砂族魂之夜”,让爱好古老乐器人,或是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了解到乐器的由来,其中在本地最为少见的“笙”则引起不少注目。

陈行忠:本地罕见
与外地同好结缘获赠
专长于拉二胡乐手的南雁民族管弦乐团副团长陈行忠是于27年前,获来自外地同样爱好中华乐器人赠予了他这把乐器“笙”,并藉此机会展示与众。
他忆述,这位赠予他这把乐器“笙”的友人,首次于1996年到访古晋,并与他和其乐团相互配合,演奏了《红楼梦》的插曲《葬花吟》,而领奏乐器就是这把本地鲜少有者目前还未掌握到的乐器“笙”。
他接受星洲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其了解到本地有一至两个乐团会使用这把乐器演奏,但并不多见。

学华乐需耐心
擅长在拉二胡乐器的陈行忠说,学习中华乐器需要耐心和坚持,否则途中就很容易放弃。
他分享,喜欢可以是很纯粹,就像他从小就很喜欢中华乐器,热爱中华音乐,更从19岁开始学习音乐至今已41年。
陈行忠欢迎不分年龄,爱好中华乐器的朋友,能踊跃加入1975年成立至今的南雁民族管弦乐团,希望能把中华文化的乐器传承下去。
“我们团队中,最小是8岁,最年长是80岁,只要你爱好中华乐器和音乐,都可与我们联系。”
对中华乐器与音乐有兴趣者,可联系陈行忠(019-8596086),或华乐组副组长陈月娥(016-8932379)。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