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鲁帝2日讯)父母没有注册结婚,生下孩子后又未及补办手续,连累孩子成为无国籍儿童的悲事不断在上演。
奥利伯(9岁)因肯雅裔父亲斐特鲁阿贝(50岁)及印尼籍母亲斐特鲁阿贝(50岁)没有注册结婚,导致他没有出生证明而无法上学。年纪尚幼却非常懂事的他,除了帮忙母亲兜售野菜,还四处打零工帮补家用。
ADVERTISEMENT
最大心愿是读书
奥利伯最大的心愿是可以到学校读书,想念在峇南内陆里奥玛上幼儿园的时光。他告诉《星洲日报》记者,他曾拿过全班第一名,也曾在跳远比赛中夺冠。
懂事的奥利伯,一回在记者请他一起用餐,他点了一碟鸡翅,吃了一个,就不再动筷,记者追问之下,他反问是否可以留一个拿回家给我弟弟吃?在记者答应会打包几个鸡翅让他带回给家人享用后,他才动筷。
奥利伯的父母表示,很多人在得知他们的处境之后都想伸出援手,但最后都没有下文。奥利伯的父亲甚至还听信一些人,付一笔钱给对方,希望妻子有机会成为大马公民,以便孩子可以顺利得到证件。一次花费1000令吉,另一次花费2000令吉,但也没有下文。
他们为了儿子能上学,奔波多年,也求助过权贵,至今未有结果。这也使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捉襟见肘。
母亲欣达提到,她在上个月前往国民登记局为奥利伯的公民权填写各类申请表格,希望儿子有机会上学。
弟妹皆有出生证
奥利伯还有一弟一妹,弟弟7岁,妹妹2岁多,皆有出生证。
欣达回忆,在她生产小女儿,临盆在即时,儿子奥利伯曾担忧母亲没有钱分娩,当天一大早便出去找工作,帮甘榜的人倒垃圾赚了10令吉,一拿到钱便把钱交给她,告诉母亲:“这是让妹妹回家的钱”,让欣达感动不已。

回家泣诉被拒入学
奥利伯打零工养家
《星洲日报》记者与奥利伯结缘于一次在一家饮料店替他付50仙的饮料差额。当时他要购买一杯售价3令吉50仙的饮料,但手上只有3令吉。在他失望准备离开时,我替他付了50仙差额。数天后再相遇,奥利伯要把50仙还给我。
一个八、九岁的孩童,对别人给予区区的50仙恩惠不但铭记在心,还想要偿还,令我感动。
梦想成为足球员
进一步聊天,得知男童因没有出生证明成为无国籍儿童而无法上学,心生同情。在与他渐渐熟稔后,我问他,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说,可以去学校读书。我又问,将来你想做什么职业?他说,他想成为一名足球员。
奥利伯的父母受访时表示,奥利伯曾在里奥玛多上过一年的学前教育班,却因没有出生证明无法继续上学。母亲欣达回忆称,有一天奥利伯在上学时间哭着回家泣诉因为没有出生证明被学校拒绝入学。
父亲斐特鲁阿贝受访时表示,他一家于2年前从峇南内陆里奥玛多迁来马鲁帝讨生活。他平日替人砍草或打杂工,妻子采野菜售卖,无法上学的儿子打些小零工,帮人洗车,捧餐盘与洗碗等。

房租贵被迫搬家
由于没有能力偿还每个月400令吉房租,数日前他从华人村搬到马来新村帮人看管燕屋,得以免费住在一间破旧的小木屋内。
斐特鲁阿贝说,他不反对儿子外出打工赚零花钱,主要是希望没有上学的他,也能够学会在社会上与人相处,学会独立。为免年幼的儿子遭人利用,他也常告诫儿子与谁结交必须告知父母。
家里虽然贫困,但欣达也一再告诫儿子,不要伸手向人乞讨好处,也绝对不可不问自取,无论是钱还是物品。有时有人因同情他给他钱,父母也要知道对方是谁。
砂拉越政府成立特别委员会加速处理无国籍儿童课题,以让每个孩童都可以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前往政府医院看诊。记者深切希望,这个课题是否被地方领袖所关注,主动为这些孩子伸出援手,确保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不被剥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